资讯频道
当前位置:
博白县双凤镇良荣村小学校长周远军,扎根山区30 年
2013-07-03 18:21   评论(0)

周远军长期坚持在教学第一线。

  在广西博白县双凤街,周远军有着很好的人缘和威望,上街买菜时,菜农都不会收他的钱,逢年过节,家长们都会热情地邀请他到家里吃饭,不仅因为他扎根偏远的山区任教30年,还在于他对山区孩子们那种发自内心的朴素的爱。
  “看着山里的孩子们学到知识走向外面的世界,他们有的成了老板,有的成了机关单位的骨干,我感到无比地欣慰和幸福。”一转眼周远军已在山区执教30年,将一批又一批的山娃送出大山,走向社会。边远教学点的办学条件,也在他的多方努力下不断得到改善。


 从民办教师成长为校长
  1983年,高中毕业的周远军在浪平乡一家芒编工艺厂打工,平时还自己搞一些芒编样品,联系一点芒编生意,每个月的收入还算不错。那一年,博白县浪平乡六山村小学缺一名教师,村支书刘科汉和一位名叫刘科睦的老师亲自上门动员周远军做民办教师。因为芒编生意刚起步,周远军当时有些犹豫,后来被刘老师的诚意和坚持所感动,当年就成了六山村小学的民办教师,担任四、五年级复式班包班的教学工作。学校的教学条件简陋,资料缺乏,他除了自己刻苦钻研业务外,还虚心向老教师学习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
  当时,民办教师每月的工资仅42元,而周远军任教前搞芒编加工每月少说也有100多元的收入。有人说他傻,也有人说他为了当好民办教师,“傻”得可爱。
  1984年秋,周远军被调往博白双凤镇任教,直至1992年才通过考试转为公办老师。在30年从教生涯中,不论是当教师还是当校长,他都坚守在教学第一线。特别是1990年秋调到双凤中心小学任教,1992年组织任命他为校长后,看到校园狭窄,校舍全是瓦房,教学质量还比不上一所村小学时,决心狠抓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影响力。他以身作则,严格治校,带头遵守规章制度,带头担主课、教好课。先后担任过18届毕业班的语文教学任务,教学成绩连续10多年名列全镇前茅。
 改善学校的教学和生活条件
  山区学校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交通、住宿不便,日常饮水非常困难。在平山村小学任教期间,4个老师挤在一间教室里住。因学校在山上,平时要到山下的农户家挑水,一些家长和学生热心地帮忙挑水上山。调到中心校任校长后,同样面临饮水难的问题,老师们有时只能到农田里打水喝。为了解决饮水难题,他和村干部联系,上山寻找水源,并从校外2公里远的地方为学校引来了自来水。为了解决校舍问题,他又发动群众集资建校,分别于1994年和1998年建起了两幢教学楼。2003年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学校再次筹集资金征地两亩多扩建校园,使校园面积比原来扩大了一倍,并建起了一幢800多平方米的教学楼。
  2010年秋季期,因为工作需要,周远军又从镇中心校调到良荣地小学当校长。刚到新单位,他发现学校欠债累累,教师士气不振。针对这种情况,他首先健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习惯,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接着多方联系筹集资金装修了教学楼,重新建设校园文化。经过一年多努力,师生的精神风貌和校园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以校为家,为学校舍小家
  周远军是一个事业心很强的人,他调到哪里任教就把家安到哪里。为了山区的孩子,他以校为家,尽心尽责,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和管理中去。有一个星期日,他的儿子得了急性肠胃炎到县人民医院治疗,因为第二天要上课,他无法在县城陪护儿子,于是他将儿子安排到在县城工作的姐姐家里住,留下患有甲亢和高血压的妻子陪护儿子后,连夜骑自行车赶回了学校。离开时,他的妻子哭着埋怨说:“你心里只有学校,根本就没有儿子。”
  2008年秋季期开学第一天晚上8点左右,周远军接到哥哥的电话说母亲病重。但作为校长的他有许多工作需要安排布置,就决定安排好工作后再抽空回家,没想到当晚10点母亲就离开了人世。
  “未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这是我一生唯一的遗憾。”因为工作他无法在母亲身边尽孝,母亲离开人世时也未能见上最后一面。谈及此事,这位坚强的汉子感到无比愧疚,双目赤红,泪光闪动。
 决心在山区干一辈子
  认识周远军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相当敬业的人,他在教学和管理上有自己的一套,曾经有朋友劝他改行,家乡父老也盼他回浪平乡贡献力量,为家乡培养人才,但他都婉言谢绝了,他觉得山里的孩子更需要自己。事实上,他到双凤工作30年,从来没有申请过调动。
  “当年同一批进山区任教的老师共有13人,如今只有我一个留下,其他老师都调到县城工作了,但我并不觉得孤独,因为这里有更需要我的孩子,有善良淳朴的山民。”周远军说。
  如今,虽然已是一校之长,但周远军依然坚持在教学第一线执教。他说,他是一个很平凡的人,没有什么大本事,但家长们很信任和敬重他,他决心在山区干一辈子。

0 条评论

评论